找到相关内容319篇,用时3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集量论》略解(十一)A

    说:   若异品唯无 不共应成因   就是说,异品无应该分成“异品唯无”和“唯异品无”这两种情况。现在这两句颂子就是说的“异品唯无”的情况。长行说,“若说异品唯无,作指定者,则云:所故常。此应成正因。以于常无之瓶等,不见彼故。”“指定”就是明确要求!在陈那新因明体系中是要求同品定有、异品遍无的,只有这样才是对的,现在你如果只是异品唯无的话,就不合适了。长行中的例子就是“所故常”,这明明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54938361.html
  • 因明大疏里书(五)

    决定。根本不诤声故(云云)  言声之上可不可等义无常之上作被缘性等者。邑云。此意云。虽声论即意许常声之上有可。然不得以可而为差别。虽许无常之大声上有作彼声缘性。亦不可以作彼缘性而为差别相违之过。本意正诤常与无常。不欲诤彼可。若如是等一切意。许差别。皆谓相违因。即无四相违因。无有一因皆违彼众多别义故。  备云。若不尔者如立声无常常等者。意云。唯有所诤别义。方名差别尔。且如立声无常宗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82238519.html
  • 因明述略

    rdquo;。声生论认为声音是有始有无终的,一但生起即常住不灭;声显论主张声音是无始无终的,只是随缘显现而为人们所,不是随缘新生的。“所作”是生起的意思,声显论不许其在声音...过失。比如宗“声是无常”,因“所故”。世界虽大,可是除声以外就再也没有所的东西了。这里以“所”为因,于常住物即同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92538591.html
  • 藏传因明学中的假因

    性相为:某既是成立彼之不定因,某于成立彼中已趣宗法之补特伽罗未能在所成立之同品和异品随一中决定某是有者。譬如说:以声作有法,应是常,以是所的原故。又或正欲成立“活身有补特伽罗我”时,安立“有命”因...,以是所作的原故。”  成立名言所摄之法差别的相违因。如说:“以眼等作有法,应是为其它非积聚法之有境提供作用者,以是积聚法的原故。”  成立名言所摄之有法体的相违因。如说:“以虚空之物作有法,应是常...

    罗劲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31638803.html
  • 世界同体包容须从净心开始

    清净方为道,本来面目自天真。这如来藏妙真如如镜,世间万象如镜中影,无镜就无影,众生迷影而忘镜,不知影虽虚幻,而镜为实有,相虽妄现,而性实不虚。  如观世音菩萨发菩提心,从思修入三摩地。由耳根的...的本心,皆是你本佛。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  即心即佛  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即心即佛。心若虚空,取不得舍不得。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如果不见,念佛、诵经、...

    通智(能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14439412.html
  • 观世音菩萨,娑婆众生之功德母

    卢枳多伊湿伐罗。汉译观自在。是依《楞严经》的解释。这位菩萨最初修行的方法,耳根不向外,而反耳根中能,就没有毁誉的境界,不起贪嗔之惑,造杀淫之业,受轮回的苦报,而得大自在。这是说菩萨因中修行的...,曾经多方求教,由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感迷惘。及至五十而无,皈依了三宝,读了一点佛经,才求得了一点肤浅的知识。菩萨因何名观世音:《悲华经》宝藏如来寻为授记,“   善男子:汝观人天及三恶道众生,...

    梁雄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4441415.html
  • 试论楞严经三种渐次之修证(节选)

    恶业生起,亦当如法对治忏悔。果能如此,则身心日渐清净,戒行日渐完备,日了久了,一切恶念不起,根就不会随尘奔波、荡逸。根尘不对,就会返流,返归本有元明,全体归于一,见闻觉知尝嗅等六根皆不起作用。此时...,三渐次云何?  《楞严经》卷八云:“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

    释义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845644.html
  • 法眼宗禅诗

    ?……声于中,自有生灭,非为汝声生声灭,令汝,为有为无。”人们耳朵听到的,只是声尘,尘生尘灭,无关于。“声尘生灭,动静皆空。声不至于耳根,根不往于声所。既无一物中间往来,则心境俱虚,声不可得。”《宗镜录》卷54法眼宗汲取了见闻之不灭的楞严三昧: “见性周遍,亦然。洞彻十方,无内无外。所以古人道,随缘无作,动寂常真。”《庆祥》见闻之、自性有周遍、大全、不灭的性质,参禅者要 “...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3346908.html
  • 清净的共鸣

    能再藉由耳根中这念能之心不断地返自性,不再为世间生灭假相所迷惑,则依此必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如此,才能不负楞严会上世尊与诸大菩萨的谆谆教诲;也才能不负自己本具之清净佛性,成就自性中最圆满的果位...谈经三百余会,一畅佛陀出世之本怀。正如《楞严经》云:“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欲取三摩提,实以中入。”  随著科技发达,各种的音声产物如录音带、CD、VCD等也不断运用在各种音乐、声电娱乐...

    见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4547241.html
  • 向观世音菩萨学习

    ,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尔时有佛出现于世…我于彼佛发菩提心……从思修人三摩地,初于中,人流亡所。所人即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楞严经卷六所说观世音菩萨最初的修持方法,是耳根不向外,而是向内自耳根中能。这样如实地观察、分析世间声音之虚妄不实、不受所动而得证清净大解脱的境界。  用...

    颜尊严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1249071.html